攝影,目前的程度其實還談不上,只算是拍照與記錄,而談到數位照片,硬碟多的是,且一直增加。那麼,拍照的原動力是啥?或許跟許多人一樣,想抓住些生活中一剎那的感動與美好、記錄些生活細節及對事物的想法。
隨便一張為例,看到照片,腦海浮現的,是塞內加爾乾爽且蔚藍的大西洋海風、以及充滿異國風情的非洲。
所以我認為,老照片之所以迷人,是因為對拍攝者而言,彷彿能回到當時特有的時空,那個味,或許就是照片的溫度...
對我而言,照片的"溫度",遠比拍攝構圖的好壞來的重要,那種足以讓我多年後仍能細細回味的"溫度"。反之,則容易遺忘。
至於所拍到那些感動的人事物或一剎那,現在回首再看,那個喀嚓還真值得。
其實拍照者是很幸福的,每每拍別人時,偶而會聽到別人感謝並提及"辛苦你了",其實,我可一點也不覺得累,
因為,人雖未入鏡,但在鏡頭背後的那個我,藉由試著將觀察、感動用小小的工具記錄下來的同時,就像在萬花筒一端望著另一端般的喜悅,而且期待著不同的排列組合。
而且,整理照片時,又可以重新發現當時一些沒注意到的小細解,時而會心一笑或感動。
而每當網路上瀏覽到具明顯風格的攝影照片時,彷彿就像原作在身邊敘事,又或想表達一些理念與想法般的清晰,
特別是面對許多嚴肅且枯燥的議題,能有一張適切的圖片,更足以表達訴求與張力,有時候,還真佩服那些攝影家或資深新聞記者,用一台相機,告訴全世界,他想表達啥....(感動握拳)
最近似乎也流行微電影,對我而言,許多充滿創意的影片,多年後,我可能早已忘了那影片主題(或許是廣告或商業行銷),但那些片段畫面與對白所引起的共鳴,卻能讓我回味好久,又笑又哭。
科技產品的日新月異,讓人炸舌,有了相機,就給他狂拍與使用,否則豈不浪費。
至於人生,的確更需把握當下,用力活、用力玩甚至用力感動,
用"心"過生活,才對得起自己辛苦上班辛苦賺錢的真正意義。
mnsn
後記:
檢視我以前亂拍、隨手拍、沒章法的拍的一堆照片(檔),時有"當初為何不多拍些"的些許遺憾,稍許反思,歸納出以下自省想法
1.從微處著手:許多畫面,不一定要全景,有時只要一小角,就足以讓人回味,也凸顯主題。
2.少用"要拍照了,看這邊"的方法,畢竟一般人面對鏡頭,大多是不自在的。
3.即便是風景或敘事,主題很重要。
4.倉促出手但抓到那個感動,遠比仔細構圖測光完美但缺乏生氣,來的重要(隨身機或手機的強項)。
5.讓家人一起喜歡照相,甚至願意拿起相機,是很重要的。
另小敏最近也有興趣拿著lisa用的小DC拍照,幾天前的校外教學,再幾天後她不時會拿出DC來瀏覽回未把玩一下,不論好壞,這,是她的回憶,只因為是她自己親自拍的。
(這張幾年前參加活動的照片,與現在相較,我女兒又長大了許多,當時那個背著domo包不離身的女兒,真是可愛極了....呵呵)